今天是
过去的政府规划往往是在内容上写出要发展这个、那个,各个地区一共就那么多产业,各个地区都去发展那些东西,而市场是有限的,就会过剩。所以不应该是政府去找增长点,政府找增长点的路肯定是越走越窄。
经济增长点不应该由政府来找
过去政府把自己作为发展主体的时候,必然会以GDP为中心。因为对各级政府而言,最直接最明显的效果就是GDP增长。我是主体就希望本地区的GDP最多,增长速度最快,所以一切经济工作必然会围绕着GDP来做。
但是这样盲目追求高速度必然会带来一些后果,比如产能过剩、货币发行过多、地方债务过多,生态环境破坏等等。现在经济减速,年轻劳动人口减少等等这样的潜在增长力下降,跟这些是有关系的,但是也不能否认过去发展的方式,招商引资、城市化的建设这样方式确实也走不下去了。
在新常态下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。但发展的内涵要扩展、重点要转变,要的是有质量、有效益、可持续的发展。这是总书记多次强调的。是要发展,但是要什么样的发展呢?要有质量、有效益、可持续的。
具体来说这样的发展是产品要有市场,过去是不管市场在哪里建了再说,但是现在建好了没有市场,接下来你的投资了不可能有回报。建立以后不能亏损,建立太多就亏损了。现在有些行业是产能过剩行业,有些项目在建,建的多了以后价格在下降,因为市场容量是有限的,新的产能加进去以后带来产品价格下降。主营业务已经不能盈利了,只能靠非主营业务盈利,这样的情况下员工是没有收入,企业没有利润,当然政府也没有税收。
另外资源环境要可承载,所以今后要发展中有质量、有效益、可持续发展,就是要产品有市场,投资要有回报,员工有收入,企业要有利润,政府要有税收,资源环境要可承载。
这样的一些项目当然是很好,很多人认为这样的项目怎么找呢?有这样的认识是在逻辑上还是按照旧常态的逻辑,政府是发展的主体,所以一定要政府去找新的增长点,是找不出来的。过去的规划往往是在内容上写出要发展这个、那个,各个地区一共就那么多产业,各个地区都去发展那些东西,全国市场是有限的,就会过剩。
所以不应该是政府去找增长点,政府找增长点的路肯定是越走越窄。过去好一点,刚才介绍我在日本学习日本产业政策,那时候是可以做的,按照燕行理论,前面有只燕子领着我们飞。美国有汽车我们搞汽车就行了,美国有飞机我们就搞飞机,美国要搞什么我们就去搞。
现在在这些产业上和这些国家已经并驾齐驱了,已经不再是落后的燕子了,而是和它飞在一起。它有的我也有,当然技术可能不行,质量可能不行,工艺可能不行,价值量是低端的。但是在找新的产业这种已经很难做了,是不是有新的增长点?肯定是有。关键是靠市场来去发现。市场不认、卖不出去照样不是增长点。新能源汽车如果价格过高,肯定不会成为带动增长的增长点,只能是少批量的个别人玩一玩。
新的增长点是让政府来发现,而不是政府去发现。因为市场的力量是无穷的,政府的眼界肯定是有限的。
总之在发展的导向上我们是要GDP,但是不唯GDP,不要把GDP看的过重,不要崇拜GDP。不以GDP论英雄,不是不要GDP,不是没有GDP就是英雄了。在不同的区域,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它的要求是不一样的。